当前位置:主页/心灵创伤与艺术
创伤、记忆与美洲历史之再现:心灵历史的重构
     创伤、记忆与美洲历史之再现:阅读席尔珂《沙丘花园》与荷冈《灵力》是台湾黄心雅(国立高雄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几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登载在中外文学(第33 卷.第8 期.2005 年1 月)上。 
     本论文由美国原住民部落史观发声,既反书西方白人的史实建构,也逆写当代创伤、记忆与历史论述之不足,将论证创伤与历史记忆的格局放宽,人的部落位处山海交界间,而现代文明又近在咫尺,创伤书写不仅指向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伤残,更有来自大地/自然伤口的展演,关系所及不仅演绎原住民部落不同于西方文明看待历史的观点与位置,更涉及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宇宙世界观(worldviews)与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tices)。凡此种种,原住民文化论者克鲁帕特(Arnold Krupat)称之为「部落史观」,即将「历史」开放为「美洲多部/族历史」(America’s histories)的复数多元,认为美洲史根植于地理大发现后的原住民部族与土地的疾病及创伤记忆,是原住民生命风景、文化性格「真相的具现」

   (truth in the bodying forth of the character of a people and its life as a whole),逆写殖民白人所建构之单一「大发现」(the Discovery)历史,族人与自然创伤符号相应、转换,摒弃西方史学的人本中心(anthropocentrism),匡正史实论述忠于「事实、精确与科学性」的成规,也反应创伤历史论述人本中心的不足,一刀两刃,以部落天人相交的故事与记忆,改写西方历史建构,是克鲁帕特所谓的「反殖民翻译」(anti-imperial translation)。 


    本论文以当代创伤研究(trauma studies)为据,以创伤经验重书历史。 

    当代创伤研究依据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超越启蒙时代(The Enlightenment)笛卡尔(Descarte)身心解离的科哲逻辑,由焦虑、忧郁、恐惧、愤怒等心理创伤模式,探究身体病征所展演的心灵伤痛,以创伤重新探究历史,诠释身心交涉间产生的历史、文化意涵。 

     在实际操作上,则将研究重心放在西方经典历史事件如犹太人大屠杀(the Holocaust),或以后殖民论述之兴起,纳入少数族裔典范,如非洲族裔横渡大西洋、跨海为奴的惨痛历史(Middle Passage)为左证。经典历史事件成为创伤论述所本的历史及文化之真实,弥补/修正精神分析侧重理论以及个体心理创伤结构的偏执,近年创伤论述也因而在学者如克鲁丝(Cathy Caruth)以及拉凯布拉(Dominick LaCapra)等人的深耕下有傲人的成果。然而,创伤论述突显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关键位置,更无法脱离所谓「重要历史事件」(major historical event)的鬼魅(LaCapra 2001: ix),则是不争的事实。在当代创伤研究的历史、文化脉络中,如何置入美洲原住民的创伤经验;如何诠释原住民不同于所谓经典事件的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原住民创伤、记忆与历史叙事的研究又能如何冲击当代创伤论述,甚而造成「典范的转移」(paradigmatic shift);原住民的创伤与记忆书写如何形构不同于经典历史事件的辩证关系;这样的书写又如何给予美洲受压抑的原住民部族历史之再现一个聚焦的处所、一个赖以发声的鲜活的意象,重构抗拮白人史观的美洲历史叙述(historical narratives)。 

     由创伤记忆的书写到美洲历史的考掘,本论文分五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重述/塑美洲大屠杀历史,说明创伤与历史书写之关连,并探究当代创伤论述引述经典历史事件的不足与匮乏;第二部分,展延库克琳(Elizabeth Cook-Lynn)所谓「部族的声音」(tribal voice),提出以「土地」(land / place / the earth)为本的论述基模,阐释原住民创伤的文化意涵,创伤论述的格局放宽,由个人至部族而土地,由土地重探历史经验(historical experience),以土地结合原住民身体,承载部落记忆,以常民见证(native testimony)反书殖民历史大叙事(grand narrative);第三部份,以席尔珂(Leslie Marmon Silko)的小说《沙丘花园》(Gardens in the Dunes, 1999)为例,重写土地伦理与人伦关系,土地与原住民创伤符码交流、转换,以土地的知识、在地的乡情(sense of place),身体力行,展演自然律动,接续为殖民历史断裂的时空,「走过」(work through)创伤;第四部份,转入荷冈(Linda Hogan)的小说《灵力》(Power, 1998),处理创伤记忆与失忆辩证关系中,「见证」(eyewitness as testimony)既关键又吊诡的位置,重大创伤当下的「看‧不见」超越精神医学里所称的心理「拒认」(disavowal),以常民见证再现,再现的形式则超越创伤事件的真实,衔接现世与祖灵、俗世与神圣,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原住民藉由「看‧见」,重新建构历史,从事件「当中」述说,走出「历史之外」;第五部份是结论,以创伤、记忆与美洲历史再现之原住民典范的萌现(emergence)作结。 



如果您对本文相关内容有更多地了解,请随时致电曼荼罗心理创伤治疗中心:15137811921;心理创伤客户服务QQ:1123041488;
 
关于曼荼罗心理创伤中心和服务的介绍:
 
   曼荼罗心理医师:臧海龙→
 
   曼荼罗心理创伤中心简介→
 
   曼荼罗心理创伤服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