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治疗方法
心理剧疗法在II型心理创伤中的实践(一)
曼荼罗心理机构  臧海龙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心理剧疗法发展史及在国际和国内应用的状况,作者以心理剧疗法为主要心理治疗技术治疗II型心理创伤求助者,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有一个舞台就足够了”
                  ——莫雷诺
  一、心理剧理论概述
  心理剧是由雅可布•莱维•莫雷诺(Jacob Levin Moreno,1989~1974)创始的。莫伦诺是犹太人,诞生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城,约在5、6岁时全家移居到奥地利维也纳。莫伦诺作为家里六个小孩中排行老大,从自身的成长经历、生活体验受到启发,工作服务对象中获得力量和灵感,由在维也纳生活、维也纳大学求学,1925年移民美国、创办心理剧院,成立专业协会,出版专著、文集,推广发展心理剧,致力于探究人们的情绪及人们与社会的关系(Hare,1990),通过行动与表达的方式,毕生去探索发展心理剧(psychodrama)、社会剧(sociodrama)、社会测量(sociometry)。
参照莫雷诺的人生过程,大致可以将心理剧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探索实践期(1908年~)、成长发展期(1925年~)、成熟壮大期(1974年~至今)。
  一、探索实践期(1908年~)
  心理剧由莫雷诺(J.L.Moren 1889~1974)始创于本世纪初的维也纳。1908年开始,和孩子在维也纳公园玩戏剧游戏,1918年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人工作,1919年,莫伦诺第一次使用‘心理剧’这个名词。1921年正式宣称“心理剧”的诞生。早期的心理剧和心理治疗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心理剧方法很不一样,早期侧重于即兴的、戏剧样的演出,心理治疗的功能不突出。
  二、成长发展期(1925年~)
  1925年,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莫雷诺到美国纽约发展心理剧。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社会测量方法,并有效的改造了一所监狱。1936年,他买下了BEACAN(距纽约100 公里)的一家诊所,设立心理剧场,推进了心理剧的发展。在监狱开展心理剧治疗工作,成立Elizabeth医院心理剧剧院(1941年)、美国团体治疗与心理剧协会(ASGPP),建立周末开放式聚会(open sessions)。1942年,莫伦诺与妻子哲卡•莫伦诺(Zerka Moreno)认识并协同工作,1949年结婚,哲卡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其事业上最得力的助手,为心理剧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永久贡献。她协助莫伦诺做好心理剧的导演、训练工作,也着手帮莫伦诺整理文字著作资料,先后出版《谁将活下来?》(Who Shall Survive ?)专著、3卷《心理剧文集》(vol 1、2、3),使心理剧的发展有着稳固的地位。同时,培养了美国的雅宾鲁斯基(Yabinlusky),德国的露兹(Leuzt),法国的秀森葆(Schutzenberger),和英国的马修•卡璞(Marcia Karp)等12名导演,为今后的心理剧在世界各地发展培养了中坚力量。
  三、成熟壮大期(1974年~至今)
  在世界各地心理剧专业工作者的数十年的努力和推动下,直到1974年莫伦诺去世,心理剧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流派(Peter Haworth,199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心理剧在英国的发展并奠定基础,是由莫伦诺训练的12名导演之一、马修•卡璞(Marcia Karp)于1974年(即Moreno去世的那一年)建立了Holwell心理剧中心后,心理剧才成为一个确定的心理治疗方法,开始在临床和非临床的场所被接受。
  在成熟壮大这一时期,出现了心理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方面的治疗实践和深入发展。除了美国团体治疗与心理剧协会每年定期举办会议,英国心理剧协会成立并举办2期影响较大的国际会议,目前澳大利亚、奥地利和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等有相关的组织和机构。迄今为止,心理剧已发展出传统的、人本的、精神分析取向、社会剧、易术、螺旋治疗模式、音乐治疗整合、家族树、角色理论等10多种流派。
在莫伦诺先生去世后,哲卡女士仍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展心理剧,其脚步遍及全世界各地,由于她的努力,心理剧在1993年,经由其唯一的亚洲嫡传弟子龚鉥博士传入台湾,并成立了国际Zerka心理剧研究院。作为当代心理剧的领袖和旗帜,目前已88岁的泽卡(Celine Zerka Toeman)仍然关心、支持和推进心理剧的发展。
  美国的布莱特纳(Adam Blatner,1937~)进行了世界范围内心理剧研究的总结归纳工作,撰写《心理剧导论》(Foundations of Psychodrama)、《心灵演出》(Acting-in)、《演出的艺术》(The Art of Play)等重要学术专著。美国的凯特(Kate Hudgins)运用螺旋治疗模式(TSM)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包括SARS创伤)治疗研究、瑞默(Remer)运用心理剧进行青少年暴力和社会家庭问题研究。美国的约瑟夫•莫伦诺(Joseph Moreno )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剧与音乐治疗实践与研究。
澳大利亚的苏•丹尼尔(Sue Daniel),作为国际团体治疗与心理剧协会主席,与同仁一起开展了颇有生气的角色扮演(role play )心理剧治疗研究工作。
  奥地利作为心理剧的发源地,奥地利心理剧协会(AAP)一直致力于心理剧的研究与发展工作。米切尔•魏瑟(Michael Wieser)着重开展了分享阶段的身份与角色反馈研究。
法国的秀森葆(Anne ancelin Schutzenberger)作为J.L.莫伦诺由第一批训练的12个导演之一,开展家族树和心理剧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非洲(南非)、南美洲(阿根廷,国际Zerka心理剧研究院)等地区也开展心理剧的研究实践。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近年来也邀请瑞默(Remer)、约瑟夫•莫伦诺(Joseph Moreno)等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开展本国的心理剧治疗工作。日本较早的学习借鉴了心理剧技术和方法,并开展了治疗研究工作。
  心理剧在大陆地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心理剧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正式被介绍到我国,被我国心理咨询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并开始有所实践。在近20年内先后邀请了美国的约瑟夫•莫伦诺(Joseph Moreno,北京、成都,1987)、龚鉥和哲卡(Gongshu和Zerka,南京,1993,1997)、奥地利米切尔•魏瑟(Michael Wieser,南京,2003)、凯特(Kate Hudgins,南京、上海,2004、2005)进行心理剧和音乐治疗、心理剧治疗自杀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剧基本技术等专题培训与讲学。同时,全国的同道先后将心理剧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在大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实践中。也将心理剧的角色扮演方法应用在学校的外语、语文、医学等学科教育,道德教育以及禁毒教育中。
  心理剧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在现有的基础上,借助世界的有生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一批中坚力量,深入系统地开展心理剧的在大中小学校、社区和企事业等社会各行业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创立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剧体系,使心理剧能更有效的为大众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在以后的3~5年内希望能加入国际心理剧联合组织,成立心理剧研究机构;邀请世界多名著名心理学家与心理剧专家来中国做短、长期的讲学与培训,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具中国特色的导演(副导演)、训练师和专业辅角等专业团队;翻译出版一套心理剧名著,撰写一批国内心理剧实践研究和普及的著作;举办“国际心理剧学术研讨会”,促进心理剧更好地发展。
经过8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心理剧已成为一种重要而基本的心理治疗方法,莫伦诺提出的“我们是自己生活的演员”,心理剧将我们内在的世界外显化(inner world outside)(Holmes,1992),在舞台上演出一个人的生活(J.L.Moreno),了解并清除过去,且训练未来,排演生命(Schutzenberger 1977,Start,1977)等观点已经为人们、尤其是专业工作者理解和接纳。目前,心理剧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子女教导,工作中医生、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各种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心理治疗专业工作中的培训、督导,也可用于医院或监狱的复建等临床与非临床工作领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光明前景。
  咨询理论框架[1]
  心理剧的理论框架主要以下主要的概念组成:
  创造性:莫伦诺强调治疗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就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并不是来源于认真、理性的准备,而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想象、扮演以及即席创作都激发了创造性(布拉特纳,2001)。心理剧致力于提升个人、团体的创造性,最终影响整个社会文明。
      自发性:布拉特纳(2000)认为莫伦诺关于自发性的观点是他思想中的最为精辟的一部分。人们处于困境时需要创造性的火花,而获得这种创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个人的自发性。自发性是一种对新异刺激或熟悉情境的充分反应。自发性并不是一种冲动行为或者肆意行为;自发性包括反应以及告诉人们该如何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情境做出恰当的行为。自发性促使人们从容地面对新的情况,而不是充满焦虑(Moreno,Blomkvist,& Rutzel,2000).布拉特纳(2000)认为自发性包含了勇气、生动、诺言、开放、愿意冒险以及拓宽思路这些因素。
     当下活动:当下活动这个概念与创造性、自发性两个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此时此地”的活动是心理剧强调的一个方面。人们潜在的自我防卫阻碍了他们对自身问题的考虑,因为这要会让他们再次回到过去的痛苦中。心理剧通过鼓励参与者形象地再现这些问题或事件应对这种情况。因此,在心理剧中,来访者要再现那些冲突就“好象”它们正发生,而不仅仅是对过去事情的叙述。
     心理剧的指导者要经常告诉成员,“不要叙述你们的故事,要把它表现出来”。心理的一个基本宗旨是:不仅为参与者提供重新体验过去事件的机会,而且提供检验过去事情对目前影响和尝试用不同方式应对同一事件的机会。通过对过去事件的再现,个人会有新的感悟。通过这一过程,来访者可以处理过去的未完成的事件,并取得的新的不同的结果。
      遭遇:教成员面对自己的遭遇时,就是进一步地支持他们直接投入,这是莫伦诺在20世纪60年代团体运动开始前很久就提出的,当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扮演心理剧的时候,遭遇就会发生。这种遭遇发生在此进此地,不管它是否与过去或将来的事件有关联。它极大地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在遭遇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即使这种遭遇情况是发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也要比单纯的报告有效得多。
人际交往中的能量:莫伦诺主张提升人际交往自由度和成员自发性的过程应用“社会测量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知道并且选择他们想要建立的人际关系。通过社会测量法可以对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能量(包括成员对他人的偏爱程度)进行测量。了解团体成员的人际交往倾向(吸引还是排斥)对于理解团体动力结构是非常重要。莫伦诺认为治疗性的人际关系需要有正性能量。当交往中产生的能量是正性的并且相互作用时,交往双方会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共感。但当这种能量是负性时,误解会越来越多并且有可能交织在一起(Blatner,2000)。
     多余的现实:心理治疗旨在帮助人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内在感受、动机,有的时候,它也帮助人们将无法表达和实现的梦变成一些具体的想法。指导者的任务不是让成员讨论发生了什么或是可能会发生什么,而是要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他们所希望的或是担忧的,即使这些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心理剧就包含了这些场景的描述,莫伦诺称这些演出为“多余的现实”,这些表演可以反映出来访者除正常的对现实的思考以外的内心世界。多余的现实远不止一处临床治疗技术;它体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态度(Moreno,Blomkvist,& Rutzel,2000)。
      宣泄和顿悟:尽管心理剧的治疗原理在于它所促成的心理宣泄,但治疗师不必一直强调宣泄本身。事实上,在有一些心理剧中这种宣泄甚至不是什么好事。然而,当个人需要去发现被压抑的情绪时,这种方法由于有助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很容易会引发宣泄,就好比运动会诱发大量一样。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进行区分,这是自我防卫机制的一个主要功能。当这些情绪和态度再度整合时,个人通过眼泪、笑容、愤怒、攻击、愧疚、希望等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这些心理宣泄通常因治疗情况而异。
     心理宣泄是心理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并不是心理剧根本的目标。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且表演出来,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
现实的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们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固体就像是一实验室,在这里,成员们在一种“如果……会……”的前提下,可以去探究那些未完成事件。这样的一种情境为成员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尝试那些通常不被现实生活所接受的行为。
角色理论:20世纪30年代,莫雷诺是社会角色理论的发起人之一,该理论认为心理现象有其现实意义。通过心理剧表演,我们可以检验我们所扮演的角色,重新分配角色扮演并且选择不同的方法去扮演这些角色。在心理表演中,成员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从而更多地关注那些他们表演出来的自我。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参与者接触自我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方面。参与者可以打破那些惯有的行为模式,从僵硬的行为模式中解况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在上述的理论的关键概念基础上,心理剧演出必须具备五项基本要素:导演、主角、舞台、辅角与观众。
1.导演(Director):心理剧导演即是治疗师。这位治疗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心理学及心理剧导演学识。导演在心理剧中,并非如一般电影或戏剧导演那样权威;指示所有演员演出他所想要的效果。相反的,心理剧导演仅是协助主角处理他的问题,是主角想要创造的情境,而非依导演的意愿去创作的。因此,导演必须拥有咨询或治疗师的同理、宽容、深度了解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也能自如地运用心理剧的技巧导引主角将其问题以演剧的方式顺畅的呈现出来。
2.主角 (Protagonist):主角是心理剧里最重要的元素,所有其它的元素都是随着主角之指示或要求而跟着主角进入他所想要的心理剧当中。“Protagonist”源自于古希腊字,由J.L.莫伦诺将“protos”(第一)和“agon”(去行动、去做)组合创立。此字乃是希望此心理剧主角既是第一要角、亦是戏剧之作者、表演者与导演,也即另一个意思是“第一位陷入苦痛中”(first in agony)。心理剧中的主角会经历仿若古代英雄或神般的历程:生命中承受种种羞辱、羞耻、恐惧、害怕死亡等的折磨,但最后终将克服一切苦难、得到心灵的救赎。念来看,主角必须是自发自动、有一种敢于揭示自我内心的欲望,即如古希腊罗马戏剧中的主角般,他是有能力面对一切磨难,一一承受所有的侮辱、失败,但是仍然重视生命的价值。
3.舞台 (Stage):在心理剧中,一个舞台可以将过去、未来与现实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创造的天地当中。心理剧的舞台并非像一般的剧场那样讲究,但是需要区隔舞台与观众之间的空间,当主角踏入舞台空间时,将感到即将踏入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是有催化作用的。心理剧的舞台布置与场景亦全靠主角去搭建,导演可以准备一些道具供主角选用。道具仅只是象征性的。
4.辅角 (Auxiliary ego): 辅角可以分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说,所有团体成员,除了主角与替身以外皆是辅角,包括由主角所选出的所有角色与在旁观看的成员皆是。狭义的说法则是仅指出来参加演出的成员。辅角可能是每次心理剧中皆需要的角色,是由主角在团体成员中挑选的。辅角之演出是遵循主角之感受与意见,让主角能在他所创造的场景中去澄清他的问题或思绪。
5.观众(Audience):指所有参加的成员。这些成员若在一出心理剧中未担任任何角色,则成为观众。观众通常在心理剧进行时仅默默的注视眼前的演出。但是在心理剧完成后,这些人可以与主角分享他们的感想、或与主角对话,如此可以帮助主角了解他并不孤单、也让主角能从自我的情境中跳出,重新走回现实。观众对主角的支持与同理,是支持主角重生的一股力量,亦是让主角领悟整个情境的动力。
     心理剧基本技术
     有人曾列举10余个使用较多的技巧:角色互换(Role reversal)、替身(doubling)、重演(replay)、旁白(asides)、雕塑(action sociometry or “sculpting”)、镜像(mirroring)、空椅子(empty chair)、独白( soliloquy )、角色训练(role training)、未来投射(Future project)附加现实(surplus reality)。(Blatner,2000)。在此仅介绍5种常用的技巧。
      1.角色互换 (Role reversal):最基本的核心技术。通过说明对主角来说某个重要人物的的行为方式,主角提出对该角色的主观看法,或者先扮演该角色,让辅角采取较接近主角体验的方式来演出情景。在适当的时候,当主角对辅角的表达的观念和行为有所感受时,主角与辅角互换角色。暖身和演出阶段,角色交换是很重要的。莫伦诺(Zerka Moreno,1983)认为,主角需要从自己的主观态度出发,表演出感受的事件。角色互换中,导演鼓励主角对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产生同感,导引使辅角演出内容和主角对事件的看法保持一致。在适当的时候,允许较多的表达冲突情景。角色互换可以帮助主角增进对重要他人的深入认识。
     2.镜照技术 (Mirroring):辅角通过模仿主角的手势、态度、演出中的言语,来反应主角的角色。导演可以将主角带出场景,使他脱离原有角色,让主角有机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看整个心灵挣扎的过程、或紊乱的情境,以激发主角重新诠释这个情境,进而产生新的领悟。主角背对舞台,通过观看现场录像带中的生动画面,帮助主角更自然而客观地评价自己。通过镜照技术这一回馈过程,有助于帮助主角澄清自我观念和与他人沟通间的差异(Goldman & Morrison,1984)。布兰特纳(Blatner & Blatner ,1988)认为镜照技术是强有力的面质(confrontation)技术,需慎用,应在关心和同感的氛围中使用,不应使主角成为被别人讥讽的对象。
     3.独白(Soliloquy):主角可以在想像自己单独处在一处,自言自语幻想一件事件或感受。演出中,可以暂停演出,表达当时感受。主角可以进行单独的活动,自言自语与其他辅角或替身说话。独白有助于主角表达并加以澄清未觉察的想法,更明显地体验情感(Greenberg,1986)。
4.替身(doubling):辅角站在主角身后与主角同台演出,甚至替代主角说话,该辅角就是替身。替身可以模仿主角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并时常表达出内心潜意识内容,帮助主角觉察内心活动过程,引导表达出内在的感受和体验。替身是主角的代言人,可以替主角处理事务和此时此地的问题。根据需要,可以有多重替身一起演出,展现主角的多面性,或者生活中的各种角色(Goldman & Morrison,1984)。
5.未来投射(Future project):用于帮助成员们表达、解释自己对未来的看法、期望和感受的一种技术。主角或参与者不只是讨论希望、愿望,对未来的恐惧或生活目标等看法,而且把这些预期事件放到现时中,并演出表达出来。通过为未来事件的构建、期望,并带回现实,思考问题情景,增进对期望的事件结果的了解,有效地采取措施,实现期望中的未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