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创伤
就像阿姆斯沃思和霍拉迪在他们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儿童与青少年PTSD患者的文献后指出的那样,现行的PTSD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治疗者应该认识和理解那些为数众多的,虽然不符合DSM-IV诊断标准,但可能对诊断儿童与青少年PTSD具有指导价值的临床症状。[3]
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
这个概念以时段性来分类创伤,我觉得这个概念的时段性可以考虑适用在童年时期,凡是一次发生的创伤事件,不管是幼年还是成年,可以拟定诊断为I型心理创伤,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创伤可能并不发展成为II型心理创伤。关于这方面研究资料我知道不多。是否在童年形成的创伤(有症状表现或被诊断过)会延续成II型心理创伤或者不会?这个需要进一步研究。
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形成创伤的时间是短暂的,或者是一次性。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并且形成创伤后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三个月以内。
四、有的自然愈合,有的经过治疗获益,有的可以转化成II型心理创伤。[3]
I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
有一部分受害人可以在经历创伤一段时间以后自行对以上描述的这种“与情境有关的”片段信息进行处理。这时,创伤会与整个回忆系统进行整合,而相关症状才会有所消退。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并非如此。依创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环境中存在的与引发创伤相关的元素,会导致大约1/4(交通事故)甚至半数(性暴力)受害人长期陷入受到创伤引发的负性情感的侵袭之中。用外科术语讲,(心理的)创伤不会自然愈合,常常会遗留很多并发症。
在临床研究中,人们也逐渐发现同样的创伤患者,但由于创伤事件的性质,尤其是经历创伤的年龄的不同,在随后的症状有很大的区别。随着创伤影像学和治疗学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现在多采用泰尔分类法(Terr,1989):将发生在成年期的一次性创伤称为I型创伤;而将略微复杂一点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反复发生的、开始童年期)称为II型创伤,即复合型创伤。
在II型创伤中,现在的创伤事件只是一个“扳机点”。现在在研究表明,两者在症状学、影像学、治疗和预后上都有很大差别。比如在急性期后,II型创伤出现分离症状的频率高,且更多地表现为以内疚、羞愧为主的症状群,常与抑郁紧密相关,可导致缺乏自信和自责,表现出麻木退缩或行为轻率,持续的羞愧也可导致易激惹、愤怒发作和暴力行为。在影像学上,II型创伤具备广泛的功能及病理形态方面改变。治疗上,比如在创伤的稳定化上两者有根本性区别。预后上,一般I型创伤好于II型创伤。
随着时间的推延,创伤状态会渗透进那些没有自行消化创伤经历受害人的主观解释、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等方方面面。这种创伤状态可以逐渐形成一种皮亚杰总结的“创伤模式”(Fischer & Riedesser,1998)。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一创伤模式是一处脱节的模式,很多时候是陷入抗争/逃避的矛盾之中。它既有被其他(认知)结构同化的倾向,也完全有可能被卷进一种慢性的疾病的过程。在精神创伤发生时,它也可以延伸到所谓(创伤过程)之中,比如一位性暴力侵害的受害人有强迫性清洗自己的身体或者其他物件的现象,就是因为性暴力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玷污)一词,在精神分析中,这是症状原发性获益的来源,也可以用“神经症性的防御机制”来加以理解。
费弗尔等(Fischer & Riedesser,1998)指出:“创伤模式”包括:①精神创伤发生以后有组织的感知觉和行为;②实质为一种抗争/逃避脱节的行为结构;③可以引起大量的感知觉和认知上的歪曲;④有扩散(泛化)到其他精神范畴中的倾向(比如泛化的焦虑)。
与这一创伤模式相对,受害人会从主观上发展出一种“创伤代偿模式”与之抗衡。其行为方式既可以发生积极的变化,也可以朝消极的、有问题的方向转化。提出这一模式的主要用途在于分析创伤后的种种异常状态,并寻找平衡和应对的资源。(施琪嘉主编.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2-26)
另外还有情绪忽视和情绪虐待也是儿童形成创伤的主要方面,它们常常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类特殊的儿童虐待养育方式会给儿童带来不良的后果,如出现依恋障碍和非器质性成长障碍。[1、2]我们可以理解成与文化相关的创伤,比如文化中存在的某些信念会影响一个以后体验生活的方式,特别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对儿童心理影响很大。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有的人在成年早期经历过恋爱或者其他事件,也会形成影响久远的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的概念,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一、心理创伤形成时间长久,对个体身心影响广泛。
二、可以发生在儿童和成人不同的阶段。
三、一般不会自然愈合。
四、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五、I 型心理创伤演变成II型心理创伤
II型心理创伤定义描述,可以拟定包括范围: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适应障碍、躯体化障碍、严重的应激障碍未定型(DESNOS)等。
参考文献:
1. 1.A.卡尔著. 张建新等译,郭念峰审校.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63-864
2. 施琪嘉主编.
创伤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22-26
3. (美)B.E.Giliand,R.K.Janes 著.肖水源 等译.危机干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86-187